项目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项目新闻 > 正文

2017级MBA-1班同学探访新疆牧民定居工程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7-11-01

2017年10月23日至10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级MBA-1班学生翟哲赴新疆乌鲁木齐及阿勒泰地区对当地牧民定居工程进行为期六天的探访。期间走访了牧民定居点及阿勒泰日报社、畜牧局、市妇联等相关单位,了解牧民定居具体政策、完成情况、对牧民生活的影响等各方面。

图1:抵达阿勒泰日报社

阿勒泰是典型的传统草原畜牧业地区,据畜牧部门统计,截止2008年底,全地区登记在册牧民3.49万户共14.5万人。牧区经济以前基本是单一的牧业经济,没有开展多种经营,畜牧业自身经济实力很弱,牧区科学文化教育水平也较为落后,是典型的“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一直处于“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风调雨顺增点产”的不稳定局面。为提高游牧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牧区生产、生活条件,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国家于2009年开始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财政方面,“十二五”期间,中央每户补助3万元(其中住房补助2.5万元、牲畜棚圈补助5000元),自治区财政专项每户补助1万元,援疆省份每户补助资金1万元,县市配套资金每户补助不低于1万元。“十三五”开始,中央资金为贫困户每户补助资金为4万元。

图2:了解牧民定居情况

牧民定居是通过建立固定居所、人工草场等设施以改变移动养畜游牧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工程。定居不是单纯牧民住所固定,而要与草原生态保护、发展畜牧业相结合,与退牧还草、牧区水利等工程相衔接,最终确保定居的游牧民能定得住且能致富。根据定居牧民的需求和地区现状,阿勒泰地区设置了进城定居、集中定居、插花定居(含边境定居,)等三种定居模式供牧民选择。进城定居模式是针对经济条件好,有一技之长或已转产(从事二、三产业)的牧户,在乡镇和城镇进行定居。集中定居模式是在新开发人工饲草料地附近选址新建游牧民定居点。可以解决定居游牧民的部分生产资料,使游牧民从原来单一从事传统草原畜牧业转为种植、养殖的混合型牧民,增收途径多元化。插花定居模式是在原有自然村和行政村的基础上进行原址新建,优点是原址已分有饲草料地的,水电路等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拥有自行开发人工饲草料地的定居户发展较快。

阿勒泰地区在2009—2015年,共有22040户纳入到国家游牧民定居规划,占畜牧部门统计户数的63%,截止2016年底,全地区累计投入资金22.22亿元(其中中央资金6.78亿元、自治区资金1.97亿元、援疆资金1.65亿元、县市配套6.5亿元、牧民自筹5.32亿元),共为23475户游牧民修建了定居房(其中,60平方米户型占21%,70平方米户型占20 %,80平方米户型占50%,其它户型占9 %)、建设棚圈20450座和水电路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按照标准化定居新模式(“五通、五有、五配套”),全地区共建设定居点192个(新建136个),其中有寄宿制学校的59个,有“双语”幼儿园的125 个,有卫生室的137个,配套商业经营网点217个,互联网覆盖率40 %,手机信号覆盖率99.9%;自来水入户率64%,电网入户率94%,修建定居点道路436公里,配套开发饲草料地62.47万亩。已将47万亩分配到10896家,占已定居户的46%,户均43.14亩。

图3:定居后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牧民定居后,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从根本上解决了靠天养畜的生产方式和流离奔波的生活状态。通过开展牧民培训,定居牧民不仅实现了牲畜舍饲圈养,还学会了种植经济作物,大批富余劳动力也转移到个体经营、外出务工上来,经济收入得到大幅增加。同时,在就医、就学等方面有了可靠保障。由于棚圈和饲草饲料的配套,定居游牧民逐步开始向“冷季舍饲、暖季放牧”的生产方式转变,减轻了天然草场的压力,延缓了因“超载过牧”导致的草原退化、沙化、荒漠化的趋势。游牧民传统、单一、封闭的发展模式逐步向多元化、市场化发展。

近一周的走访让我获益颇丰,了解了不同民族间不同的文化,期待未来在社科MBA这个平台上有更加丰富的学习和体验。

撰稿人:翟哲

2017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