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内容
| 时间
| 工作流程
| 具体要求及说明
|
答辩资格审查
| 3月1日—3月23日
| 1.申请人按要求填写“答辩资格审查表”。
| 详见“答辩资格审查”通知。
|
2.申请人联系校内导师,请校内导师填写推荐意见。
| 详见“答辩资格审查”通知。
|
3.申请人将“答辩资格审查表”交MBA教育中心。
| 逾期提交者请阅读“答辩资格审查通知”,自行前往各处室审核。
|
3月24日—3月31日
| 1.MBA教育中心对“答辩资格审查表”进行审核。
| 填写不合要求者一律退回。
|
2.MBA教育中心将“答辩资格审查表”送研究生院财务处、教务处、研究生工作处审核。
| ——
|
3.MBA教育中心向学位办报送“答辩资格审查表”。
| 须完成教育中心、财务处、教务处和研究生工作处4个处室审核方可报送。
|
4.MBA教育中心向学位办报送“2015年拟毕业硕士专业学位名单数据库表”。
| ——
|
5.MBA教育中心通知未通过审核的申请人按规定办理延期毕业手续。
| ——
|
导师评阅
| 4月1日—4月14日
| 1.申请人联系校内导师,请校内导师填写“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完成校内导师评阅。
| 1.“导师姓名及职称”填写校内导师姓名及职称。
|
2.提醒校内导师须就论文的选题意义、应用价值、逻辑结构、写作规范等各方面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且必须评价论文的不足之处。
|
3.导师签名必须直接手写,不得是打印、复印或粘贴等形式。
|
2.申请人联系特聘导师,请特聘导师填写“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就论文的选题、新意、写作规范、不足之处等作出综合性评价,完成特聘导师评阅。
| 1.“导师姓名及职称”填写特聘导师姓名及职称。
|
2.提醒特聘导师须就论文的选题意义、应用价值、逻辑结构、写作规范等各方面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且必须评价论文的不足之处。
|
3.导师签名必须直接手写,不得是打印、复印或粘贴等形式。
|
3.申请人向MBA教育中心提交校内导师“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和特聘导师“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
| 须于4月14日之前提交,逾期将不予安排匿名评审。
|
4.MBA教育中心统计和检查“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提交情况。
| 1.请认真查阅中心网站学位文件,下载正确的“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
2.填写不合要求者予以退回,由此造成的学位申请延误由申请人承担。
|
匿名评审
| 4月1日—4月14日
| 1.申请人提交匿名评审用电子版学位论文。
| 1.电子版学位论文须为一个完整的word文档,包含“封面”至“致谢”的各个部分。
|
2.word版本应为2003版。
|
3.word文档统一命名为“方向 学号 姓名学位论文评阅”,如“金融管理 S13500111 张三学位论文评阅”。文档命名不合要求者退回学位申请人,修改完毕后重新提交。
|
4.4月14日前发送至xwglmba@126.com,逾期不再安排匿名评审。
|
2.申请人提交匿名评审用电子版“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阅书”。
| 1.申请人需填写表头部分,即从“姓名”至“学位论文题目”。
|
2.“导师姓名及职称”只填写校内导师姓名及职称。
|
3.4月14日之前与电子版学位论文一起发送至xwglmba@126.com。
|
4月15日—4月23日
| 1.MBA教育中心聘请评阅专家。
| 1.每篇学位论文需2位评阅专家。
|
2.评阅专家须具有副高或正高职称。
|
3.其中1位为外单位专家。
|
2.MBA教育中心向评阅专家发送学位论文及“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阅书”。
| ——
|
3.MBA教育中心收取专家返回的“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阅书”,统计评阅意见。
| 1.1位评阅专家意见为“限期修改后答辩”或“不同意答辩”,需再聘请1位专家评阅,再次评阅意见为“同意答辩”后方可进行答辩。
|
2.2位评阅专家意见为“限期修改后答辩”或“不同意答辩”,申请人不得进行答辩,且须按规定办理延期毕业手续。
|
注意:匿名评审期间,申请人不得询问评审专家及评审结果,MBA教育中心会及时告知没有通过匿名评审的学位申请人。
|
答辩前准备
| 4月24日—4月30日
| 1.申请人准备500字以内的个人基本情况说明
| 说明内容包括课程成绩、学分等大致培养情况(用文字概括叙述即可),以及个人工作情况和工作业绩的简单介绍。打印后答辩当天答辩开始前交予答辩秘书。
|
2.申请人制作个人陈述用PPT
| 1.简要报告论文的主要观点、有新意的地方、需要说明的问题等。
|
2.PPT版本须为2003版本。
|
3.个人陈述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
3.申请人规范打印4本纸质版论文。
| 1.论文须包括论文的各个组成部分,并用淡黄色纹纸胶装。
|
2.本次论文为答辩现场使用,“原创性声明”页无需签字。
|
3.答辩当天答辩开始前将论文交予答辩秘书。
|
4.答辩结束后,申请人可以收回答辩评委所用的个人论文,但不得收回秘书所用的个人论文。
|
注意:申请人应随时关注中心网站“学位管理”—“通知公告”,以及时知晓个人答辩时间、答辩流程及答辩时应注意的问题。
|
论文答辩
| 5月2日、3日、9日
| 对答辩结果的说明:1.学位论文答辩只有“同意建议授予硕士学位”和“不同意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两种情况,同意票数在2/3及以上者,方可报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
|
2.“不同意建议授予硕士学位”又分“同意补答辩”和“不同意补答辩”,其中“同意补答辩”票数在2/3及以上者,申请人可在半年以后一年以内再次申请答辩,“不同意补答辩”票数在2/3及以上者,申请人不得再申请答辩。
|
3.各年度学位申请中,每位申请人有且仅有一次答辩机会,即本次答辩若没有通过,再次申请只能是申请2016年学位。
|
形式规范检查
| 5月4日—5月9日
| MBA教育中心聘请助教,参照“MBA专业学位论文撰写要求”对论文写作规范进行检查。
| 请大家严格按照“MBA专业学位论文撰写要求”结构文章,特别要注意论文的组成部分是否完整、全文脚注(用带圈字符每页重新编号)数量是否达到15个、参考文献是否达到20篇等最低要求。
|
5月10日
| 到社科院院部领取论文,参考助教的修改意见对论文格式进行修改和完善。
| 1.格式不规范,将直接影响学位论文学术规范检测。
2.建议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要使用苹果电脑,以免系统差异造成格式的出入。
|
学术规范检测
| 5月11日—5月17日
| 1.申请人完成论文内容及格式的修改,形成论文终稿
| 申请人须认真对待答辩评委的意见,并与导师及时沟通,最终如何修改与完善,以导师意见为重。
|
2.申请人提交电子版学位论文终稿用于检测。
| 1.每篇论文须为一个完整的word文档。
|
2.文档名称须命名为“ZMBA教育中心张三(导师李四)学位论文检测”。
|
3.发送至xwglmba@126.com。
|
4.不允许重复发送,由于多次发送不同版本而造成的误检后果由申请人承担。
|
5.不接受任何理由的重检申请。
|
6.逾期不交视为自动放弃2015年学位申请。
|
7.复制比要求及超标处理办法,请仔细阅读“学位论文学术规范检测暂行办法”。
|
3.申请人提交电子版“硕士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决议书”。
| 申请人填写“姓名”至“学位论文题目”部分,与电子版学位论文一起发送至xwglmba@126.com。
|
5月18日
| MBA教育中心向学位办报送检测论文。
| 1.学位办不接受申请人个人提交的检测申请。
|
2.一旦报送学位办,中心不再接受任何人的任何检测申请。
|
6月1日前后
| MBA教育中心将检测结果反馈导师和系主任。
| ——
|
申请人提交存档材料
| 5月31日前
| 1.申请人向MBA教育中心提交纸质版论文4本。
| 1.按规范印制,封面使用淡黄色纹纸,胶装。
|
2.“原创性声明”页,4本均要师生直接手写签字。
|
2.申请人向MBA教育中心提交纸质版“授予硕士专业学位人员登记表”1份。
| 此表信息向教育部报送,填表前务必仔细阅读“填表说明”,按要求填写。
|
3.申请人向研究生院图书馆提交电子版学位论文。
| 详情请见www.gscass.cn“图书馆”。
|
MBA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
| 6月5日前
| 1.MBA教育中心准备上会材料。
| ——
|
2.MBA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建议授予MBA专业学位人员的材料。
| ——
|
3.MBA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建议授予MBA专业学位或修改论文、重新答辩的决定。
| ——
|
MBA教育中心报送材料
| 6月5日前
| MBA教育中心向学位办报送“会议材料”和“存档材料”。
| ——
|
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
| 6月10日左右
| 1.审议MBA学位评定委员会上报的建议授予硕士专业学位人员的情况。
| ——
|
2.做出授予硕士专业学位的决定。
| ——
|
3.研究和处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工作的其他事项。
| ——
|
领取学位证书
| 6月25日左右
| 获得MBA专业学位人员凭毕业手续登记表到MBA教育中心领取学位证书。
| ——
|
| | | |
注:以上所述所有表格和文件,均可在中心网站“学位管理”—“学位文件”中下载和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