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教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阵容 > 全职教师 > 正文

吕政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7-04

吕政老师简介

男,1945年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经济学博士。

主要学习经历:

1968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政教系。

1981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经系硕士研究生毕业。

1990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经济学博士学位。

1981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作。

1987年3月-1988年7月作为访问学者赴澳大利亚阿得莱德大学进修。

主要工作经历:

1970年分配到北京,在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工业管理部门从事8年多的工业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系。

1981年到工业经济研究所从事工业经济理论研究工作。

1987年曾作为访问学者在澳大利亚阿得莱德大学经济系学习和从事合作研究工作一年多。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工业经济》和《经济管理》杂志主编,兼任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副会长。

主要荣誉和奖励:

曾获得“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3年被评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待遇的专家。

主要社会兼职包括:

《中国工业经济》和《经济管理》杂志主编,兼任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副会长。美国百林顿大学中国部学术委员会成员。

近期主要学术成果:

《以改革促稳定 在稳定中发展——90年代“稳中求进”的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思路》,《经济研究》,1990(7)。

《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中国社会科学》,1997(6)。

《关于中国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思考》,《中国工业经济》,2000(1)。

《中国能成为世界的工厂吗?》,《中国工业经济》,2001(11)。

《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再认识》,《中国工业经济》,2002(10)。

《工业化进程中的五大主要矛盾》,《中国改革》,2006(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几个问题》,《前线》,2006(4)。

《国家高新区阶段转换的界面障碍及破解思路》,《中国工业经济》,2006(2)。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中国工业经济》, 2006(8)。

《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变化与应对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7(2)。

《< 资源与增长>评介》,《中国工业经济》,2009(9)。

《论科技创新的理论与政策》,《开发研究》,2009(1)。

主要著作:

《论住宅商品化》(1981年)、《工业经济学》(1985)、《论90年代中国工业的发展》(1990年)、《论计划与市场的结合》(1992年)、《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1993年)、《走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1995)、《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1997年)、《从贫困奔向小康》(1999年)。

主要研究领域:

工业发展理论与政策。

< 关闭 >

上一条:吕铁

下一条:罗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