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教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阵容 > 全职教师 > 正文

姚枝仲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7-04

姚枝仲老师简介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经历:

1999年6月, 获中南大学(原中南工业大学)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2002年7月, 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2年7月至今,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商务部经济外交专家组成员,中信改革发展基金会咨询委员会委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研究方向:

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与投资

近期主要学术成果:

《世界经济面临四大挑战》,《国际经济评论》,2017(4)。

《以新的开放理念,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国际经济评论》,2016(5)。

《金融危机与中等收入陷阱》,《国际经济评论》,2015(6)。

《什么是真正的中等收入陷阱》,《国际经济评论》,2014(6)。

《如何应对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实质性谈判》,《国际经济评论》,2013(6)。

《开发区“走出去”: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实践》,《国际经济评论》,2012(2)。

《中国对外投资的趋势与政策》,《国际经济评论》,2011(2)。

《出口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世界经济》,2010年4月。

《如何看待当前的对外投资》,《国际经济评论》,2009年5-6月。

《如何在出口下降时实现宏观稳定》,《国际经济评论》,2009年3-4月。

《美国金融危机:性质、救助与未来》,《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12)。

《中国贸易结构的变动:2001-2008》,《国际经济评论》,2008(11-12)。

《如何看待贸易顺差的变化》,《国际贸易》,2008年8月。

《真实贸易顺差,还是热钱?》,《国际经济评论》,2008(7-8)。

《中国进口战略的调整》,《国际经济评论》,2008(3-4)。

《国际贸易如何传导美国经济衰退》,《国际经济评论》,2008(5-6)。

《国际生产与分工网络:理论与问题》,载李向阳主编:《世界经济前沿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38页。

《国际贸易结构分析:贸易品的技术分布》,《经济研究》,2006(8)。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及其变化趋势》,《世界经济》,2006(3)。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国际经济评论》,2006(3~4)。

《中国的国民对外贸易差额》,《国际经济评论》,2006(9~10)。

《英国的石油安全战略》,《国际经济评论》,2005(7~8),第50~52页。

《欧元区经济:复苏受阻于外部冲击》,《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1~2月。

《论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世界经济》,2004(6),第3~10页。

《不对称竞争压力与人民币的亚洲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7)。

《2003年中国的国际收支》,载《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03》,2004年。

《中国的高投资率问题》,《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9~10月。

《FDI会造成国际收支危机吗》,《经济研究》,2004(11)。

《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世界经济》,2003(3)。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世界经济》,2003年4月。

《欧元区经济:零增长之后的复苏》,载于《2003年~2004年世界经济形势》黄皮书,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

《中国银行业风险评估报告》,《银行家》,2003(8)。

《重新思考美国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战略与管理》,2003(6)。

《利率市场化:理论与实践》,《世界经济》,2002(3)。

《中国企业年金发展与税惠政策支持》,《管理世界》,2002(4)。

《放松投融资管制的增长与波动效应》,《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2(2)。

《中国财产性生产要素总量与结构的分析》,《经济研究》,2002(11)。

《后WTO时代的中国经济》,《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11~12月。

《中国资本项目的变化及其宏观影响》,《世界经济》,2001(8)。

< 关闭 >

上一条:姚战琪

下一条:依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