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教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阵容 > 全职教师 > 正文

苑鹏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7-04

苑鹏老师简介

生于1962年8月,辽宁省鞍山市人。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学习经历:

1980年9月-1984年7月,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机械系,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84年9月-1986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研究生班,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4年9月-1997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村经济专业博士生,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6年7月-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1991年2月-1992年2月,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

1996年5月-1996年11月,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访问学者。

2000年7月-2000年9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组织制度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村发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农村组织与制度,主要研究领域为合作经济组织

主要获奖和荣誉:

专著《合作社理论与中国农村合作社实践》(与张晓山合著)获得2012年第五届杜润生农村发展研究专著奖。

论文“农村工业化进程中村庄经济的变迁——以东部地区的一个发达村庄为例”(载《管理世界》2004年7期)获得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论文 “乡镇企业产权改革、所有制结构及职工参与问题研究”(第二作者)(《管理世界》2004年1期)2006年获得第二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论文奖。

论文“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民合作组织研究”(载 《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6期),获得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农业部软科学课题《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方案研究》(主执笔人之一)获农业部软科学2004年一等奖。

专著《联结农户与市场》论文部分(执笔人之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2003年获第十届孙冶方经济学优秀论文奖。

参与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研究”,负责“农民合作组织参与农业产业化的个案研究”分报告,该课题获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03年优秀成果一等奖。

主要学术成果:

“中国特色的农民合作社制度的变异现象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13年第3期。

“‘公司+合作社+农户’下的四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探析——从农户福利改善的视角”,《中国农村经济》,2013年第4期。

《合作社理论与中国农村合作社实践》,首都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9年。

吉林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制度创新,“吉林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亚洲开发银行援助项目子课题报告,2011年2月。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经济》,2011(1)。

《部分发达国家政府与合作社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国农村经济》,2009(8)。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财政扶持政策研究》,《学习与探索》,2009(4);《中国合作经济》,2009年。

《试论合作社与股份公司的本质区别与联系》,《教学与研究》,2007(1)。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第一作者,农业出版社,2006年。

《试论合作社的本质属性及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条件》,《农村经营管理》,2006(8),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6年第11期转载。

主要研究项目:

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中国农村组织研究”(2013)

中德合作“中国华北区集约化农业环境战略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专题”(2011)。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2009):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创新研究。

亚洲开发银行(2009):吉林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研究,(吉林现代农业发展战略专题研究)。

中澳治理项目(2009):改善中国西部地区农民合作社的治理。

中加(拿大)农业发展项目小农户适应全球市场发展子项目(2008):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案例研究。

世界银行(2006):地方政府与中小企业投资环境改善案例研究。

世界银行(2004):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黑吉两省主要农产品供应链专题研究。

世界银行(2004):制度创新、投资环境改善与农村中小企业发展——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经验(财政部、世界银行上海全球扶贫大会会议案例)。

世界银行2003: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研究——云南主要农产品供应链研究子课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2003):中国农产品行业协会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2002):农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002):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民合作组织研究。

< 关闭 >

上一条:袁正清

下一条: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