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教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阵容 > 全职教师 > 正文

张其仔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7-04

张其仔老师简介

男,湖南人,法学博士。

主要学习经历:

1982-1986年,在湖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获农学学士学位。

1986-198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专攻农村经济与发展,获硕士学位。

1992-199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专攻社会学,获法学博士学位。

1997年9月-1998年2月,在荷兰社会福利部和马斯特里赫管理学院学习社会与经济政策设计。

2000年1月-6月,赴英国曼彻斯特商学院进行学术访问。

2001年8月-2002年8月,赴汉城大学社会科学大学经济学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

2005年8月-2005年9月,赴美国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交流访问。

主要工作经历:

1989-199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

1991年2月-1991年12月:陕西省商洛地区洛南县农业局锻炼。

1992-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研。

1999-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所,任副研究员,室副主任和主任。

2006-2009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所,任研究员、产业组织室主任。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委员会委员。

近期主要研究成果:

《协调保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9(3)。

《美国新能源计划对我国的启示及影响》(合著),提交科技部,2009年6月。

《我国经济下行的原因及其对策》(合著),提交科技部,2009年3月。

《企业文化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2月。

《China’s industrial growth: capital-driven or Resource-driven?》,《China Economist》,2009年1月。

《中国经济走势判断与宏观调控政策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2月。

《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及其评价》,《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1月。

《中国工业增长的性质:资本驱动或资源驱动?》(合著),《中国工业经济》,2008(3)。

《资源环境约束与工业可持续发展》,《中国工业发展报告》。

《汶川大地震的经济损失、影响及重建投入评估》(合著),提交科技部。

《比较优势的演化与中国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9月。

《科技投入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合著),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5月。

《采掘与冶炼企业竞争力》,《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7年11月,社科文献出版社。

《On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hina》(合著),《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ntrepreneurship》,Vol. 12,No. 4 (2007) 399–414.

《制度挤出与环境保护政策设计》,《中国工业经济》,2007(7)。

《资源利用效益与环境治理》,《工业发展报告(2007)》, 经济管理出版社。

《用科学发展观引导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经济研究参考》,2007(43)。

《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中国工业发展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中国工业污染防治的制度性缺陷及其纠正》(合著),《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4)。

《China’s Social Capital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private enterprises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Vol.13,No.2,2006,198-207.

《中国生态补偿的实践及其政策取向》(合著),《资源科学》,2006(4)。

《社会学方法对于企业管理学的意义》,载黄速建等主编《管理科学化与管理学方法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9月。

《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化与生态补偿》(合著),2005年9月。

《环境管制与工业竞争力》,《中国工业发展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6月。

主要著作:

《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0)》(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

《资源环境管制改革与中国工业竞争力》(合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模块化、产业内分工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笔),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

《资源与增长》(合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生态补偿: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合著),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

《竞争秩序与竞争政策》(副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

《发展的实现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合著),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

《发展的基础:发展的资源、生态基础评价》(合著),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

《新经济社会学》(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002。

《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独著),社科文献出版社,1997、1999、2002。

主持和参与的重要课题:

“十一五”重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跨区域经济发展动态模拟仿真技术开发”、973重大基础项目课题“国内外碳排放峰值、减排路径研究与减排成本效益分析”、EMCP生态补偿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球产业竞争优势转型战略与全球分工模式的演变(首席专家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产业竞争优势转型及其风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B类)“产业的模块化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等。

主持和参与的主要地方规划:

“上海建设四个中心规划”、“唐山科学发展实验区规划”、“龙岩国家可持续发展产业示范区基地建设规划”、“台州沿海产业带开发战略规划”、“资兴市国家先进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规划”等。

主要研究领域:

产业组织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增长方式转变问题。当前研究重点为:地区与国家产业竞争力监测分析,产业升级路径研究,减排潜力、路径与机制研究,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 关闭 >

上一条:张敏

下一条: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