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聘导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阵容 > 特聘导师 > 正文

吕益民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7-04

吕益民老师简介

男,1962年生人,籍贯山西省,中国海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主要学习经历:

1978——1982 山西师范大学政史系 本科生(全职);

1985——1988 西北大学经济系 硕士研究生(全职);

1988——199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 博士研究生(全职)。

主要工作经历:

1982——1985 山西师范大学政教系 教师;

1992——1995 联想集团公司资产管理部 总经理;

1995——2000 北京京华信托投资公司子公司 副总裁;

2000——2004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金融部主任、金融投资部副总经理、研究中心主任;

2004——2012 国投信托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主持工作)(2004——2006)、总经理(2006——2012);

2013——2015 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裁、副董事长;

2015——2018 北京华爵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8——现在 中国海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主要社会兼职:

民建中央财政金融委员会副主任;

南宁市政府咨询专家;

中国私募投资行业联合会副会长;

中国传媒大学MBA实践导师;

曾先后兼职招商银行董事、渤海银行董事、重庆三峡银行独立董事、华夏证券副董事长、南方证券常务董事、红塔证券副董事长、中银国际证券董事、益民基金独立董事、中国—比利时政府股权投资基金董事、天银金融租赁股份公司外部监事、漳泽电力股份公司(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读者传媒股份公司(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等。

主要学术成果:

一、部分论文:

1、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货币幻觉与价格幻觉—《经济研究》1991年第7期;

2、城市土地使用费的构成与土地价格问题—《经济研究》1990年第8期;

3、中国土地经济问题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经济研究》1990年第6 期;

4、国民收入超分配和财政性货币发行的约束条件—《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89年第3期;

5、关于国有股的几点思考《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3年11期;

6、可转换公司债券与国有企业债务重组《财政研究》1997年7期;

7、中国股票市场吸收外资的几个问题《财贸经济》1996年2期;

8、CDR在我国应该缓行《中国证券报》2002年;

9、中资企业在港筹集股本的四种模式《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3年第9期;

10、论非国有经济发展中的“所有制歧视”《改革研究》1999年4期;

11、物价上涨,短缺已通货膨胀—《中国,发展与改革》1988年第12期;

13、论产权融通与治理通货膨胀——《财政研究》1995年第10期。

二、主要著作

1、《吕益民财经文集--走进资本时代》香港中华儿女出版社2000年;

2、《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实务》,人民出版社,1996年;

3、《经济改革三大难题深思》(合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4、《通货膨胀概览》(任主编),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年;

5、《中国经济概论》(合著),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

6、《中国社会主义土地经济问题》(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主要获奖荣誉:

首届“中国高端私人理财金鼎奖”之“年度优秀信托产品奖”(2011.1)

第二届“诚信托-中国最佳信托公司”评选活动之“最佳信托产品奖”(2008.6)

第三届中国优秀信托公司评选之“最具影响力品牌奖”(2010.7)

第四届中国优秀信托公司评选之“最佳艺术品投资信托计划”(2011.8)

第五届中国优秀信托公司评选之“年度最佳研发团队” (2012.9)

2012年度中国资产管理“金贝奖”之“2011-2012年度最佳设计与创新信托公司”

2007年度“金融理财金贝奖”评选活动之“年度最佳设计创新信托产品奖”。

主要研究领域:

企业融资与社会融资体系建设、企业的轻资产经营模式、贸易企业如何应对贸易战、金融开放与国家金融安全

< 关闭 >

上一条:楼晓云

下一条: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