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学术天地 > 正文

把脉新形势下侨乡经济发展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01-18

魏南枝(美国研究所)

来源:2013年1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侨资企业应当对国内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开发国内市场的消费能力,将外向型经济和内生性经济相结合,向国内市场提供优质产品,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

2012年9月18—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国情调研课题组一行8人赴福建省福清市就福建新华人华侨状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对福清的经济现状和产业结构、资金结构的分析,并结合在福清市侨联、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和洪宽工业村等地的调研进行综合考察,课题组对福清的侨乡经济所面临的挑战和进行产业调整与升级的机遇进行了总结。

处理好老、新华侨经济关系

由于严重缺乏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福清市曾经被称为“地瓜县”,其自然条件被概括为“八山一水一分田”,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比较困苦。侨胞是福清最主要、最重要的资源。自改革开放以来,福清市充分挖掘和借助该资源实现了经济腾飞。

福清的发展证明了老华侨的力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一代华侨逐步隐退,将企业领导权交给其下一代掌管。在未来的侨乡经济发展中,如何处理好老华侨经济和新华侨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对新华侨可以分为两个群体进行分析:新生代华人华侨和新华人华侨。

海外的老一辈华侨以工业、地产和金融业等为主,其子女正在或者已经继承了他们的事业。这些新生代华人华侨尽管或多或少保留了中华文化的传统,相当比例的人却对发展中的中国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与认识,与老华侨相比,他们的宗亲、乡土观念趋向淡化,对家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够强烈。如何加强与新生代的联系和沟通,规范与健全现有侨资企业的相关制度和政策,促进侨资与本地、福建省乃至全国民营企业的嫁接,从“地缘亲缘”和“投资软环境”两方面去吸引新生代华人华侨继续甚至扩大在福清的投资与扎根发展,是现有侨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到南非、阿根廷等国家的新华人华侨人数急速攀升。他们目前多数以商贸、超市、餐饮业、矿产和劳务等为主,大部分人还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或者打工立足阶段,他们所拥有的相当比例的闲资没有被吸引回家乡进行实业投资,而是投向国内其他省份的煤矿、本地或外地的房地产以及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资金不投向实业甚至从实体经济溢出,转而进行“投机”色彩浓厚的投资,追求高回报,就必然需要承受高风险,给福清新华人华侨所拥有的资金安全性埋下了隐患。如何吸引新华人华侨的资金回福清进行实业投资,是促进未来福清侨乡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

打破地方主义 吸引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福清去海外的新华人华侨群体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在海外经营仍以商贸、超市等为主,属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新华人华侨在海外的这种经济结构导致仍在福清本地的很多年轻人志在出国打工,而不重视学习。与此同时,很多父母在海外,孩子在福清本地缺乏足够的家庭教育,学习风气不好。因此,和江浙地区的移民相比,福清的新华人华侨群体的高水平专门人才的比例不高,除了财力资源,能够给福清本地提供的智力资源不够充沛。

通过对洪宽工业村的访谈发现,一方面,本地人因出国成风不重视教育,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不高;另一方面,对外来人员的需求主要集中于一线工人。这就导致福清本地企业难以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使其企业仍主要停留于加工业,难以实现产业升级、占据产业链高端环节。

福清当地企业劳动条件和后勤设施比较差,业余生活单调,所提供的薪资水平在全国来说处于中下游,这种工资水平对外地劳动力的吸引力不高。外地劳动力特别是优质劳动力,在地方主义色彩浓重的福清企业缺乏上升空间,就会选择用脚投票——离开福清,导致一般劳动力不愿来,优秀劳动力留不住。为了降低成本和获取更高利润,资本会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内陆省份转移。福清本地企业如果仍然停留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企业文化仍然以地方主义为主的话,就会在资金和人力资源等方面明显缺乏竞争优势,在内地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容易丧失已有的区域竞争优势。

多种经济类型协同发展

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福清市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应该及时将侨资外销企业转向外销与内销相结合。侨资企业应当对国内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开发国内市场的消费能力,将外向型经济和内生性经济相结合,向国内市场提供优质产品,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

在进行工业升级转型的同时,应当充分利用福清港口资源优势和处于海路交通要道的地理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江阴港,使其成为福清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并且,要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大福清龙田水产品加工园区等品牌水产品建设。此外,应当发展福清洪宽海峡农业实验场,加大三山镇东龙湾海上温泉等建设,将新型农业和工业、商贸相结合,实现工农商业的协同发展。

如何将侨资侨汇和内资相结合,如何实现侨资企业和本土企业的逐步融合,如何使侨资企业和本土企业突破家族式管理的局限、嫁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如何在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注重国内市场,如何提升本地人才的培养力度和对外地乃至国际人才的吸纳能力,如何结合绿色经济和海洋经济的发展实现多种经济类型的协调发展,是福清市侨乡经济赢得再一次经济转型和产业提升的挑战和机遇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