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学术天地 > 正文

叙利亚危机“国际化”无益于问题解决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2-03-15

王东

来源:2012年03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叙利亚位于中东地区敏感地带,在地缘政治上被国际社会视为中东政治与安全的“中枢神经”,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有风吹草动便很容易引发地区形势的连锁反应,甚至有可能导致整个中东地缘政治局势和战略格局发生改变,因此当前的叙利亚危机牵动着整个阿拉伯世界和国际社会。而如何看待叙利亚问题被“国际化”?从地缘政治和战略的角度看,在叙利亚问题上充满了各方政治和外交的博弈。

叙利亚危机从“问题化”转为“国际化”

自去年3月叙利亚陷入动乱以来,随着危机的不断升级和叙利亚局势的复杂化,有关叙利亚危机的决议草案先是提交联合国安理会投票表决,俄罗斯和中国投否决票未获通过后又提交联合国大会表决,虽然最终联合国大会以多数票表决通过了不具有强制性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但叙利亚“问题化”程度也因此而进一步加深,最终导致叙利亚问题“国际化”,使当前叙利亚政治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叙利亚问题被“国际化”,一方面使巴沙尔政权在国际社会陷入孤立境地;另一方面,欧美等国和阿拉伯国家联盟对叙利亚国内反对派的倾力支持使叙利亚危机开始向内战边缘发展,也不排除叙利亚巴沙尔政权重蹈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的覆辙。

地缘政治与战略意义导致叙利亚危机“国际化”

叙利亚危机的升级和叙利亚问题的“国际化”,自然与愈演愈烈的叙利亚国内政局持续动荡有直接的关系,但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叙利亚地缘政治的敏感性和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叙利亚地缘政治和战略地位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叙利亚是位于地中海东岸的沿海国家,与土耳其、伊拉克等国毗邻,地理环境决定了叙利亚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第二,叙利亚是中东地区大国,在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占有重要地位,不仅与传统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和历史关系,而且与伊斯兰各教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中东地区盘根错节的复杂政治和宗教关系决定了叙利亚在地缘政治上的敏感性;第三,叙利亚与俄罗斯关系紧密,目前俄罗斯海外唯一具有军事战略意义的港口就设在叙利亚,叙利亚对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四,2000年7月巴沙尔继任叙利亚总统以来长期与美欧关系紧张,而与同美欧及以色列交恶的伊朗等国和一些政治派别关系密切,巴沙尔政权始终被西方视为“眼中钉”,颠覆巴沙尔政权对于西方来说是改变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和强化其在中东影响力的选项;第五,美欧从遏制伊朗的战略需要考虑出发,一方面加强与阿拉伯传统盟国的关系,一方面也为进一步修复与阿盟的关系而调整政策,在叙利亚问题上把阿盟推到了“前台”,并试图将叙利亚问题“国际化”,从而使叙利亚问题的解决更加复杂化,甚至有可能导致中东地缘政治由此产生蜕变。

因此,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两度分别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合国大会投票表决,说明叙利亚危机在国际社会舆论中已超出了叙利亚国家范畴,叙利亚问题成为事实上的国际干涉。无论是联合国框架内的干涉,还是阿盟“前台”的参与,或是美欧主导下的干预,以及俄罗斯和中国的积极外交斡旋,都表明叙利亚问题被“国际化”已成为不争的现实,似乎叙利亚局势的走向也关系到中东地区的“谁主沉浮”。

政治对话优于制裁

在叙利亚问题上,由于外部干预程度的加深和“国际化”效应的持续发酵,叙利亚问题更趋复杂化,有可能导致叙利亚国内动乱走向全面危机,甚至有可能在中东地区掀起更大的波澜,使中东地缘政治博弈达到“白热化”。

当前叙利亚问题的“国际化”既反映了国际关系的纵横交叉和情况的复杂,也体现了各方政治和外交博弈的相互纠结。特别是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后,其影响和效应如何?未来叙利亚的命运又将怎样?尽管目前走势还不清晰,也不能给出确定的结论,但可以断言的是,叙利亚问题的彻底解决决非易事,涉及中东地区各方关系的方方面面,牵动着整个中东地区政治与安全形势的敏感“神经”。因此,立足于国家内部解决和通过政治方式解决叙利亚危机,避免叙利亚危机向内战演变依然是首要选项,而不应将叙利亚危机推向内战,也不应将叙利亚问题进一步扩大化和“国际化”。

事实上,通过外交斡旋和政治途径解决或缓解叙利亚危机,既符合叙利亚国家和民众利益,也符合叙利亚周边国家以至整个中东地区的利益。从近期中国和俄罗斯对叙利亚问题的表态看,虽然中俄两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合国大会投了否决票和反对票,反对对叙利亚进行制裁,也不赞成对叙利亚采取国际干预手段,但都在不断呼吁叙利亚各方放弃暴力手段,采取政治对话方式解决内部问题,并均派代表团或代表到访叙利亚进行积极外交斡旋。毕竟,谁也不愿意看到叙利亚危机最终演变成一场内战,也不希望利比亚的战争悲剧在叙利亚重演。

当然,对近期的中东乱局和叙利亚危机,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观察。最近一段时间,中东地区乱象丛生,许多阿拉伯国家相继爆发了大规模民众抗议浪潮,最终演变成内乱,甚至转化为流血冲突或内战,有的还引来了西方国家的干预,不仅震动了整个阿拉伯世界,也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引发有关国家动乱有共同的深层次原因,即长期积累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集中爆发,但也有反对派势力的兴风作浪和外国干预的挑唆。叙利亚危机被“国际化”就是一个事例,使叙利亚危机的解决超出了国家主权范畴,为外国干预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并提供了便利。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