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王国刚 作者单位:金融所 文章出处: 中国宁波网
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开始,有关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问题再一次提到了议事日程。在这个背景下,依托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08年以后经济进一步高位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等问题引起了各方的重视。在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讨论,应该有许多的认识迄今不清,而且在相当一些讨论中有着相当重的情绪化的表现。因此,我们就需要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做一些梳理。
由于时间关系,可能不做方方面面梳理,就讲其中一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先问一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当然,这就直接牵扯到了人民币国际化往哪走,要走到一个什么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样一个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种种的设想,这些设想大致上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取代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或者说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点是取代美元。
取代美元大致上有三种说法:一种是恢复到金本位制度,当然也有人讲叫代金券。第二种是发展出一种既不是某个国家,也不是金本位的另一种货币,有的叫超主权货币。我看了今天早上的讨论,有人提出的叫世界元,所谓世界元又是一种,总而言之是不受某个国家局限的,它仍然是取代美元的。第三种是用人民币取代美元。
我们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目标是用一种核心货币取代另一种核心货币吗?美元当今所出现的问题,它作为国际核心货币所出现的问题,在你取代以后它就不再存在了吗?为了弄清这样一个事儿,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脉络。大家知道,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前,国家货币体系大致上叫金本位制,无论是金块本位,还是金汇兑本位。但实际上这个说法是不严格的,因为在许多国家实行的是复本位制,金和银。在实行金本位制的以英联邦这个系统为标志的,它也不是只有金。所谓金汇兑就是有英镑的纸币。所以在这里面已经是两种。因此,不论是原来的复本位制还是金本位制,实际上在使用的都是两种货币。
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容很多,我没有时间一一去说明,但有一点大家都是清楚的,美元跟黄金挂钩,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在这个挂钩基础下我们才有了另一个称呼叫美金。这个挂钩是什么含义呢?这个挂钩的含义是:两种货币,一种是金,一种是美元。所以对世界各国和地区来讲,你既可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选择黄金,也可以选择美元。那么整个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从1944年一直到1971年,基本上处于这样两种货币可选择的范围内。
下面就问:为什么得是两种货币?因为在两种货币之间就有了约束关系,如果美元不能有效地履行国际货币的责任和义务,大家就选择黄金,不就是这个过程吗?所以迫使美元在这个过程中履行国际义务,承担国际责任。可惜的是,到了1971年8月以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黄金不再与美元挂钩,美国单方面宣布他们二者不再挂钩了,这个不再挂钩的结果是什么?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货币由单一货币构成,对所谓的国家和地区都处于无选择状态。无选择状态是什么意思?你没有多少机制可以约束这样一个国际核心货币发行国来履行国际义务和国际责任。
在这样一个无可奈何的条件下,开了一个牙买加会议。牙买加会议规范了原来的固定汇率制度承认的浮动汇率。所谓承认浮动汇率实际上承认的是什么呢?承认的是美元可以不再履行它作为国际核心货币的国际责任。浮动什么呢?实际上是美元可以不再承担稳定国际币值从而稳定国际物价的责任,你可以随便变,你变我更变。所以从此之后,国际货币体系乃至整个国际市场就没有一个稳定的格局了。在这个过程中,尽管我们许多人又编出了一堆的汇率理论,所谓的浮动汇率理论,但是谁在这过程中都没有认真地讲过一件事,在他们之前讲的全是固定汇率理论,这两个汇率理论究竟二者之间关系是什么?过去讲固定汇率理论怎么好、怎么科学,可是一下子跳到讲浮动利率怎么好、怎么科学。前者获过诺贝尔奖,后者也获诺贝尔奖。可是究竟国际货币体系该往哪走并没有路径。
一直到上个世纪末,出现了一个新的货币,那就是欧元,随着欧元的展开,人们期待着国际货币体系能走稳,这时候开始又有了两种货币,期待着欧元成为国际核心货币。但是,十多年下来,这样一个情形并不如人所愿。在上个世纪末,随着欧元的诞生就爆发了南斯拉夫乃至科索沃战争,在这个过程中,欧元大量贬值。再下来,在这一轮的美国的金融危机中,欧元又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今后路会走向何方,迄今依然迷茫。
需要注意的是,国际货币体系这样一个演变的脉络告诉我们一件事:如果说我们大家所设想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用一种的货币去取代另一种核心货币,恐怕他很难保障这个货币体系的稳定,当然也就很难保障国际经济秩序乃至市场秩序,不仅是商品市场,而且金融市场的稳定。因此,这个事儿值得我们关注,究竟人民币的目标何在。
我们相当一些人讲到人民币国际化情绪高昂,简单地得出一个有利,不清楚这有利来自何方。我们一些人认为,你只要是作为国家货币的发行国,你就能够得到铸币税,而铸币税就是你所得到的便宜、你的利益,所以有利。那么我们就问:知道铸币税是怎么来的吗?大家可能知道,货币发行是一种负债,如果假定币值是稳定不变的,那么实际上你今天把人家东西拿回来了,过上若干年你要等值的还给人家,在这里并没有铸币税可言。在现实过程中,铸币税从国际角度来讲真的能拿到的是你的币值贬值,你发行的一千亿,经过了若干年它严重贬值了,比如说这一千亿只相当于当时发行的时候的购买力的两百亿,由此你得到了八百亿的铸币税。知道这个过程的含义是什么吗?这个过程的含义无非是两条:第一条,国际货币体系依然是不稳定的,因为你的货币在不断贬值;第二条,你是不履行国际义务的,不承担国际责任。把这讲清楚了,大家能弄清楚吗?今后的人民币如果国际化,往国际核心货币方面走,我们是准备干这个事吗?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不用那么情绪高昂,要冷静地分析情况。把这样一个情况简单地说一下,刚才说了,在1971年8月以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条件下,一盎司黄金的美元价格是35美元,但到了2010年,一盎司黄金的美元价格是1400美元,什么含义?按美元计算的黄金价格涨了40倍。反过来讲,也就是2010年用黄金价计算的一美元等于1971年的2.5美分。明白这个关系吗?当然,今年以来又突破了1400美元,1500美元都出现过,还在继续贬值呢!这样一种的美元如此走的过程,就是中国人民币国际化未来想达到的目标吗?大家说说看。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各国和地区利益都受到美元不断贬值乃至整个全球经济国际市场都受到美元不断贬值的严重影响,可我们缺乏选择权,无可奈何,各国都如此。在这里面当然可以说一句话,有人在讨论美元的尖顶和美元的走软。从刚才告诉大家的这么一个简单道理,铸币税来自于何方,你们就可以得出一个最简单的结论:美元走软是美国的利益所在,而美元走强取决于各国和地区对美国的压力,但它只能是暂时的,它恐怕很难作为长期趋势展开。
把这事儿弄清楚了,大家当然就明白,一方面是国际货币体系确实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境地。但是另一方面,这个改革又是一个复杂且旷日持久的过程,肯定不像一些人所想的那么简单。那么它的目标不能是用一种货币取代另一种货币,而是应该建立一个多元核心货币的体系,从而使得多种国际核心货币之间有一个相互约束的作用。这样有些事儿容易探讨得清楚一些。
最后,简单再说一下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些事儿。人民币国际化应该讲牵扯很多的情况,如果说要讲什么叫人民币国际化,用一个简单的定义,指的是人民币原来作为中国的本币,然后走到成为国际核心货币,这整个过程都属于人民币国际化。有人说人民币国际化今天起步了,我们说这个判断看你用什么衡量,因为实际上在民间以及在中国这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为什么讲二十多年?因为在早期的时候,八十年代初并不突出,所以近二十多年来,民间乃至一些不规范的国际间的交往,这时候人民币已经迈出了中国国门。我们现在所讲的人民币国际化,讲的是在政府的制度安排之下所展开的。如果用这个来衡量,可以说人民币国际化刚刚起步。起步当中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讨论,我们没有时间去细讲,就讲其中一条。
大家可能知道,这两年来我们大量的在推行人民币结算业务,国际间的结算业务。这种推行人民币国际间的结算业务其中用的一些行政机制等等,我想这我都不去细讲。我要讲的是这样一个结算业务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渠道中展开的,渠道有两个:一个叫进口,一个叫出口。
中国是一个贸易顺差国,并且每年通过贸易顺差邮进的外汇是巨额的。那么又清楚地知道人民币在升值,所以人民币在升值的含义指的是以美元计算的外汇在贬值。因此,本来的渠道应该是什么?出口进行结算,你不是需要我的货吗?那么咱们用人民币结算,你说你没钱没关系,我给你信贷,把款借给你,你再来买我的货,应该是走的这条路,但是我们迄今为止80%以上的结算集中在进口,进口本来是我们花费外汇的地方,我们外汇储备增长够快的了,专门花外汇的地方不多,进口是一条渠道。结果我们的结算大量集中在进口方面用人民币,知道这是什么含义吗?这个含义至少是两方面,一方面是你的外汇出不去,国内累计越来越多,可外汇在贬值。另一方面,因为与外汇贬值相对应的是人民币升值,所以你把人民币升值的这样一个便宜不断地转给人家。且不讲这样一种的进口结算对于人民币“走出去”有多少的约束,对于中国外汇,用外汇这样一个资源来参加国际市场的资源配置,鼓励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又有多少的效益。
所以,如果还是这样一种做法,可以讲这条路下去,中国得益,恐怕是个问号。为什么举这个例呢?究竟人民币怎么“走出去”,怎么国际化,是需要认真探讨的,而不是摆一个概念就盲目乐观。时间到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