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项目新闻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MBA校友访谈——郭鉴旻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1-09-27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自2010年招收工商管理硕士起,至今已招生十年。社科大MBA一直秉承“人文兴民族兴,教育强中华强”的办学理念和“笃学、慎思、明辨、尚行”的校训精神,致力于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本土经验、人文素养、社会责任的商界领袖和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十年风雨兼程,不变的是那一股变革鼎新、求实创新的蓬勃力量,不变的是那一份孕育桃李、薪火传承的执着使命。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2010级郭鉴旻师姐。郭鉴旻师姐是我校商学院2010级MBA校友,中欧EMBA,担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硕士导师,是金智东博(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德哲(北京)认证服务公司实控人,也是同学们熟知的1978社科咖啡联合创始人。在金融领域,郭鉴旻师姐具有CFP国际理财师、ICAP国际反洗钱师资质,担任过搜狐特约理财师,曾先后就职于中国银行、荷兰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德意志银行,任行长、个金部主管、高级金融咨询经理、私人银行总经理等职,贯通中外资银行管理,深谙全球市场投资,在财富管理、零售银行数字化化转型、私人银行等领域均有一定建树。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郭鉴旻师姐 ,聆听她的故事。

1郭鉴旻师姐在给社科大商学院MBA同学们讲课中

记者:您为什么选择读MBA,当时是处于什么样的生活阶段和工作阶段?

鉴旻我是工作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来读MBA,实际上也有年轻的朋友咨询过我要不要返回学校继续读书的问题,其实人的职业走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定会面临着一定困境,当你向上走的时候,可能会受到自己原有知识架构和见识的约束,这是特别好的返回到学校重新学习的机会。这段学习时间能让人沉淀、思考,并进入职业生涯第二周期进行跨越甚至于飞跃,因此返回学校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记者:两年MBA读书生活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郭鉴旻:我觉得有两点,首先是知识架构有了比较大的改变。原来虽然是管理岗位,但是这个岗位是一条直线,我无法以全局思维看待自己的工作,也无法体会公司的整体运营模式等内容,来社科院读研之后,我的知识架构得以重塑,变得更加丰富;第二点是让我的眼界打开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每个人都带来不同的经历,都有自己精彩的故事,另外特别是社科院里“大家”云集,学术水平很高的老师特别多,几乎每个晚上所有的教室里都有选修课,我当时读研的时候,第一学期从早晨到晚上我一直在上课,我一个学期把选修课全学过了,不论是不是自己的课,我让自己全天包括每个晚上都在上课,真的非常有幸。

记者:大家都对您的创业经历很感兴趣,您的创业经历很丰富并且很成功,可以讲一下您当初为什么选择了创业这条并不轻松道路呢?

郭鉴旻其实创业源自于我内心耿耿于怀的坚持。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职业的掌握有独立性,去找寻自己内心特别愿意做、自己发自内心觉得某一方面能成为闪耀点的地方,并作为自己的职业,所以我并不是为创业而创业,而是源自于自身内心,想要自己未来什么样子的选择。

记者:创业项目是如何选择呢?您如何选择创业伙伴?

郭鉴旻:对于创业项目,我认为应该做自己熟悉的领域且有价值的事情。我的创业与银行息息相关,我既在国内银行工作过,也在荷兰银行、德意志等跨国银行工作过,因此我对银行领域非常熟悉。并且我认为我在跨国银行工作过,可以给中国银行带来许多非常有实用价值的内容,因此我选择了我熟悉的、我认为能够较好地创造价值的银行领域。

对于创业伙伴的选择,具有偶然性,偶然性中又有必然性的选择。首先偶然性是因为你不知道选择创业的那一刻谁会跟你一起走在这条创业路上,存在一定必然性是因为价值观的高度接近或者骨子里面追求相接近的朋友才会成为你的合作伙伴,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们创始的五个人仍在现在的公司里,大家价值观都相似、目标一致。另外,还需要团队的人有互补,这个团队就不会过于柔软或者过于刚硬。

记者:创业过程中有没有特别困难的事情,如何解决的?

郭鉴旻:其实我是一个比较有战斗精神的,一般来说事情基本难不住自己。回想起来特别困难事情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中国银行时从支行调到了机关,就会发现非常考验情商,做一件事情会引起许多相关的事情,那时候不会处理如何与不同部门、不同人之间打交道,让我当时非常难过,后来明白与不同人相处也是一种智慧。第二个阶段是刚刚到外资银行的时候,如果第一阶段是怀疑自己的情商,那么这个阶段就会怀疑自己的智商,我在中资银行的时候对于专业的工作应对的非常好,非常自如发挥自己的能力,然而在外资银行,需要面对全球的市场、面对完全不一样的产品,而且同事大都是海归英语流利,当时觉得应付起来比较艰难,但是努力工作七八个月之后,熟悉自己的工作之后,就会忽然发现自己原来的好多沉淀的优势也逐渐的显现出来,曾经学习的时候,学习的过程是很困难的,上坡路都是让人觉得难以完成,但是坚持下来就是自己的脱胎换骨的经历。

记者:师姐从国内银行跳槽到国外银行,以及从银行领域选择教育科技领域创业,您肯定遇到了很多困难,您怎么应对这种困难的?

郭鉴旻我是一个比较有规划的人,30岁至40岁的规划非常清晰,按照规划走,只有更快没有慢,但是创业是不可控的,会遇到很多困难,会发现业务停滞等问题,我也会压力特别大,压力大得头发大把地掉。我就告诉自己,第一:深吸一口气,沉下心告诉自己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去做;第二:身边的人谁能够理解我,谁能够跟我一起往前这样走,寻找同伴一起克服一起走下去;第三:寻找能不断清晰自己思路的贵人帮助,其实行业里你遇到的困难别人也都遇到了,寻找一个能够帮助你的人,想清楚,沉住气,你可能就过去这个困难了。

记者:现在年轻人很喜欢跳槽,您也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可以讲一下学姐您在什么节点会选择换一家公司呢?以及在选择下一家公司的时候是有什么要求呢?

郭鉴旻:我的跳槽理由可能跟年轻人真的不一样,我跳槽原因就是先思考我为什么跳槽,这次跳槽给我能带来什么成长的机会。比如自己在外资银行学到的业务与国内银行不一样,通过这次跳槽,给我打开一扇窗可以看到不同的业务,别人也许会问我跳槽到外资银行是一种冒险,但我觉得不是冒险,因为每一步我都知道下一步会在什么地方,我会获得什么,我会来到什么新的空间,当然也与机遇相关。

但是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跳槽呢,我作为企业负责人是“理解”,我理解对每人来说他每个阶段面临不同的生活状态,他们跳槽可能是他在转变自己的生活状态,所以我在我们公司新入职的员工的会议上,我会说新员工可能会伴随企业走很远,也可能会一段时间后会离开,但如果离开的时候下一份工作能带给你更高的收入与平台,那就是我们赢了,说明我在这一段时间我让新员工成长得更好,新员工在这个时间段做出贡献也很多。如果有哪一天离职后的员工想再回来,公司的大门也永远打开,所以我与我的员工们无论在职时还是离职后都有非常好的关系,有离职后的员工曾说我们公司为其提供的职业素养让其受益终身,我看到后是非常欣喜的。许多离职后的员工也会在我们公司需要帮助时给予积极热心的帮助。

记者:平衡工作、学习、创业等许多事情,有没有遇到时间冲突的情况,会做出筛选吗?怎么排序以及处理的?

郭鉴旻:其实我是个事业心比较重的人,我觉得就是学会适当“放下”,对待家人应尽的责任要尽,其他事情不重要的可以适当放下,我孩子成长得很好,在教育上适当放下效果反而很好。另外我觉得有些人是注定是属于某一方面的,比如我与我的一些同学就喜欢创业,在创业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实际上生活跟我的工作是永远无法分开的,要学会妥善处理。

记者:师姐从MBA学生,到硕士导师,银行领域也是在不断转变身份,又从银行人员又到创业者,感觉学姐一直在不断的挑战自己的身份,不断的在攀登,角色转变之间,有什么可以分享的感受吗?

郭鉴旻我从来没有过一种很强烈的要转变自己的身份的念头,我觉得像是走在乡间一条小路一样,你就会觉得前面有很好的风景它会引导你往前走,就像打游戏一样,把这幅地图打完都会有新的地图出来,你会觉得很想看有什么有趣的东西。

记者您觉得您取得现在企业经营的成功,有哪些个人品质优势、或者哪些准则帮助您克服了那么多困难,取得现在优秀成绩的?

郭鉴旻:我觉得有三点:第一点是用善意理解自己的员工,用善意对待在职员工与离职员工,用善意去理解身边的人,德鲁克说,“管理,就是激发人性的善”。因为你用什么样的方式,你就会聚集什么样的人。第二点呢我觉得还是要有职业素养。我们公司员工都是用外资跨国公司的标准来要求,要有培养人的心态,这就面临一个问题:无法确定新员工在我们公司会工作多久,因此许多公司不愿意做校招,不愿意从头培养新人,但我们公司一直坚持做校招,我们公司这样的价值观吸引过来的新员工或许跟我们走的很远,或许是善意的离开,营造善意的氛围。第三点是多思考,多思考一企业的商业模式,而不是只是一味工作。

记者:给在校师弟师妹们一些建议?

郭鉴旻:第一点是多跟老师学习,多交流,我们学校的老师学术水平、为人水平都非常值得称赞,师弟师妹们不要觉得老师们都是高冷的,老师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肃,一定要多和他们交流。第二点是多思考自己下一个职业,可以利用学校时间多尝试,因为当你一旦选错一个职业它会逐渐地消磨你自己的一种职业状态,消磨自己特别黄金的职业充电期。第三点是多读书,读书不求甚解,不一定非要精读,多读书拓宽自己思维。

2郭鉴旻师姐在接受采访中

3郭鉴旻师姐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结束语:谢谢郭鉴旻师姐的分享,她的职业经历、创业经验以及如何克服职业困难、如何提升自我等,都给我们很大启发,希望师姐工作和生活一帆风顺,创业顺利,常回社科小院看看。

撰稿:侯成

摄像:李志新、王彧语

审核:冉祥宁、张凯

MBA研究生会宣传部

学生管理部

2021年9月27日